节目回顾
4月21日上午11点,由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湛江新闻综合广播联合推出的《2022湛江社科知识进基层线上讲座》,邀请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叶继海作客直播间,围绕“建设红树林之城,擦亮湛江的生态名片”等话题与听众交流。
在湛江,蔚蓝海洋与红褐陆地邂逅的潮间带一段段绿色的“海上长城”伫立着,仿若“海岸卫士”默默守护身后的家园,它们就是——红树林。2021年12月30日,湛江市召开建设“红树林之城”工作会议,提出了《湛江市建设“红树林之城”行动方案(2021-2025年)》,正式吹响了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的号角。《方案》提出,到2025年,要在湛江建成独具地方特色的红树林生态旅游经济带,要将红树林旅游要素融入大文旅产业链。让红树林成为湛江的“金树林”,让“湛江红树林”成为广东生态建设的新名片。
红树林对于湛江的生态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红树林是湛江的名片,湛江有三个值得骄傲的数字:9960公顷、全国的33%,广东省的78%,这三个数字就是指湛江的红树林面积。这三个数字来之不易,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它代表着过去几十年湛江人因地制宜植树造林的成绩。凭着这几个数字,使红树林成为湛江的一张响亮的名片,红树林之城龙头位置就非湛江莫属了。湛江是十分适合红树林生长的地方。1990年1月,广东省政府批准在廉江市高桥镇成立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000多公顷。1997年11月7日,升级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保护面积20278.8公顷。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红树科植物生长的地方往往是难以利用的沿海滩涂和河口湿地,长期以来与我们人类和谐相处。红树林的存在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既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又能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具体的比如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沉降污染、调节气候、净化海水和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目前湛江关于红树林的旅游线路都有哪些是市民朋友可以去感受的呢?
目前麻章区和廉江市正利用红树林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红树林精品旅游线路。如麻章区的“海湖山色·涤荡心灵”之旅、“志满古道·探秘寻味”之旅、廉江市的滨海寻古之旅。这三条旅游线已经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第三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海湖山色·涤荡心灵”精品旅游线路包括:1.湛江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十里红树林画廊、栖坪岛、红树林宣教中心)——2.旧县村——3.外坡村(湛江郊野公园)——4.湖光岩——5.金鹿园——6.南亚植物园——7.平岭农场——8. 交椅岭;“志满古道·探秘寻味”精品旅游线路包括:1.麻章圩红色旅游基地——2.黄外文化旅游特色村——3.城家外全国文明村——4.志满圩(湖光农场)——5.圣希小镇——6.外坡文化旅游特色村——7.湖光岩;廉江的滨海寻古精品旅游线路包括:1.安铺古镇——2.尖仔村——3.营仔海上牧歌——4.车板镇松明村——5.车板镇龙头沙渔港——6.高桥红树林——7.高桥镇平山岗村;此外,湛江市文广旅体局也正在做出规划,计划通过如下三方面助力“红树林之城”建设:一是文化引领唱响“红树林之城”。拟打造以红树林为主题的音乐剧,围绕现实题材、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方向,进行选题创作,通过音乐剧挖掘红树林文化。二是积极开发特呈岛红树林生态旅游线路。不断升级完善特呈岛红树林生态主题公园配套设施,结合特呈岛环岛绿道、主题民宿、特色红树林餐厅、红树林度假渔村等建设,进一步擦亮特呈岛国家海洋公园品牌,打造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三是建设海湾东岸红树林精品旅游景区。拟结合龙王湾湿地公园建设、湛江舰等退役军事装备安置,融入AR、VR等最新高科技元素和绿色低碳技术,建设集教育、研学、旅游、休闲、文创于一体的全球首家沉浸式军事主题公园。将周边的红树林观光旅游与军事主题沉浸式旅游相结合,打造海湾东岸红树林生态及军事旅游集聚区,争创湛江市一湾两岸文旅产业的新亮点。
除此之外,东海岛与雷州半岛之间的通明海红树林,调顺跨海大桥北部的红树林,都是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2021年11月,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广东省十大最美森林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