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经组织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及评审,现拟对《省域副中心及沿海经济带视角下湛江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研究》等99个项目予以立项,特公示如下:
一、 重点项目(3项,每项经费2万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所在单位 |
1 | 省域副中心及沿海经济带视角下湛江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研究 | 黄电 | 岭南师范学院 |
2 | 湛江市污水资源化利用价值测度及政策支持研究 | 马乃毅 | 广东海洋大学 |
3 | 湛江市红色旅游景点线上线下视听系统研究在党史学习中的作用研究 | 乔付 | 岭南师范学院 |
二、 一般项目(30项,每项经费5000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所在单位 |
1 | 俄罗斯语言政策对湛江市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启示 | 刘锦男 | 广东海洋大学 |
2 | 新时代背景下湛江人文精神研究 | 李牡琼 | 岭南师范学院 |
3 |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 钟柳青 | 广东医科大学 |
4 |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适应问题研究——基于广东省湛江市的实证调查 | 于健豪 | 广东医科大学 |
5 | 创意时代湛江建筑遗产保护及文旅开发研究 | 张波 | 岭南师范学院 |
6 | 全面抗战初期广东南路地区的青抗会研究 | 王均宁 |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 |
7 | 老年生命质量与风险决策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个体认知过程的动态模型 | 全鹏 | 广东医科大学 |
8 | 基于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湛江市戏剧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 | 刘倩 | 广东海洋大学 |
9 | 新形势下湛江市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及对策研究-----以3所驻湛高校为例 | 徐晓蕾 | 岭南师范学院 |
10 | 基于成本选择和情感利益视角的湛江水果品牌建设路径研究 | 王少婷 | 湛江科技学院 |
11 | 湛江发展新定位背景下构筑人海和谐蓝色生态屏障的路径选择 | 许进 | 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
12 | 秩序再造: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内部结构关系研究——以湛江渔业纠纷为实证分析样本 | 杨娟 | 广东海洋大学 |
13 | 雷州半岛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互动路径研究——以遂溪醒狮为例 | 樊蒙蒙 | 湛江科技学院 |
14 | “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视域下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方法和路径研究——兼论湛江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 | 黄敏 | 岭南师范学院 |
15 | 湛江市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 | 袁留亮 | 广东医科大学 |
16 | “后脱贫时代”普惠金融防止湛江脱贫农民返贫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 孟兆娟 | 广东海洋大学 |
17 |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文化视角下湛江赤坎老街的活化路径研究 | 王欣平 | 广东海洋大学 |
18 | 湛江市旅游“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 高鲲 | 广东海洋大学 |
19 | 湛江木偶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方式 | 谭永定 | 岭南师范学院 |
20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党史研究成果分析 | 张军雄 | 广东海洋大学 |
21 | 移民文化背景下赤坎古商埠会馆建筑形制与社会功能的研究 | 刘汉芸 | 湛江科技学院 |
22 | 1940年代华南文学期刊与海内外文学生态关系研究 | 王丹 | 广东海洋大学 |
23 | 乡村振兴战略下湛江市农地抵押融资利益主体合作模式探讨 | 陈淑玲 | 岭南师范学院 |
24 | 雷州半岛历史建筑元素符号提炼及在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 李超 | 湛江科技学院 |
25 | 湛江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理论逻辑、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 | 李民梁 | 湛江科技学院 |
26 | 明清时期雷州半岛佛教碑刻文物文献的调查与研究 | 杨战朋 | 岭南师范学院 |
27 | 文化强市背景下湛江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播与转化策略研究 | 王先昌 | 广东海洋大学 |
28 | “三好”视域下革命文物推动湛江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研究 | 伍康钦 | 广东海洋大学 |
29 | 湛江打造现代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路径与机制 | 胡珊珊 | 岭南师范学院 |
30 | 乡村振兴战略下“醉美湛江西海岸”地域文化表情的构想与实证研究 | 连端 | 湛江科技学院 |
三、 青年项目(10项,每项经费3000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所在单位 |
1 | 非遗保护视野下的遂溪醒狮活态传承与发展创新研究 | 罗余方 | 广东海洋大学 |
2 | 基于《资本论》空间分析逻辑的地方发展研究——以湛江市东海岛为例 | 吴逸然 |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 |
3 | 湛江傩文化特色文旅地图研究 | 朱小燕 | 湛江科技学院 |
4 | 沿海渔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价值与路径研究——以东海岛人龙舞为例 | 李峰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5 | 音乐教育学对于推动雷州半岛民间音乐现代化传承的重要性研究 | 蒋雪 | 岭南师范学院 |
6 | 中国共产党在湛江地区领导的重要战役研究(1937-1949) | 马宁 | 广东海洋大学 |
7 | 湛江市老旧社区体育空间更新改造研究 | 隔超 | 广东医科大学 |
8 | 数字经济背景下湛江市综试区跨境电商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 | 周莹 | 湛江科技学院 |
9 | 以“红心”促振兴:建党百年视域下雷州半岛红色资源品牌化建设研究 | 张博 | 岭南师范学院 |
10 | 图像学视域下雷州半岛文化助推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转化与发展 | 赵哲 | 湛江科技学院 |
四、 共建项目(5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所在单位 |
1 | 数字档案馆安全问题的模拟研究 | 陈扣英 | 岭南师范学院 |
2 | 雷州“古民居装饰”纹样基因的数字化提取与活态衍生设计 | 石云 | 湛江科技学院 |
3 | 区块链技术背景下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研究 | 戴秀青 | 湛江科技学院 |
4 | 粤西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路径—以湛江市乡镇幼儿园英语教学为例 | 邓双全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5 | 数字人文视阈下湛江市文化遗产档案构建与开发路径研究 | 李洋 | 岭南师范学院 |
五、 一般非资助项目(51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所在单位 |
1 | 关于湛江地区木偶戏音乐性的研究 | 陈海容 | 广东医科大学 |
2 | 新媒体时代IP赋能的徐闻菠萝产业升级研究 | 梁玉梅 | 湛江科技学院 |
3 | 基于海南省自贸区溢出效应湛江发展策略研究 | 王冬梅 | 湛江科技学院 |
4 | 依托课程思政打造湛江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 周建元 | 广东海洋大学 |
5 | 黄学增“革命侠义精神”初探及现实思考 | 张丽丽 | 广东海洋大学 |
6 | 湛江西站客运接驳满意度研究 | 林森 | 湛江科技学院 |
7 | 新媒体视域下旅游目的地营销路径研究——以赤坎区为例 | 陈小建 | 湛江科技学院 |
8 | 粤西濒危民俗体育儺舞文化研究 | 张峰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9 | 儿童音乐剧应用于湛江儿童校外教育研究 | 黄霞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10 | 粤西地区红色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践 | 关冰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11 | “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核心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 陈智勇 | 广东医科大学 |
12 | “港城记忆”——湛江老街文化的大众普及读物开发 | 王静 | 岭南师范学院 |
13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湛江市社区“体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 成湘 | 广东医科大学 |
14 | 清末广州湾租借地海关设置始末(1898-1911) | 余春枝 | 广东海洋大学 |
15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湛江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策略研究 | 赖伟东 | 岭南师范学院 |
16 | 后疫情时代下湛江市跨境电商产业链结构优化研究——基于数据赋能视域 | 肖荆 | 湛江科技学院 |
17 | 文化自信视域下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研究——以日译研究为中心 | 周瑞 | 湛江科技学院 |
18 | 旅游城市建设背景下湛江风情旅游服饰设计研究 | 周亚 | 湛江科技学院 |
19 | 湛江吴川地区白话民歌的音乐特征及传承模式研究 | 蓝洁莹 | 湛江科技学院 |
20 | 建党百年背景下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历史与经验启示研究——以湛江市为例 | 黄秋洁 | 岭南师范学院 |
21 | 南路革命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保护研究--以湛江市赤坎区为例 | 梁笑莹 | 广东海洋大学 |
22 | 政府主导下地方性红色文化传承困境及民众参与优势——基于湛江市红色文化 | 陈文风 | 广东医科大学 |
23 | 湛江乡土教育中的红色文化研究 | 黄鹏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24 | 互联网+视角下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融合 | 黄冰冰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25 | 乡村振兴视域下粤西高职师范生传统文化素养研究与实践---以湛江乡土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为例 | 李晓君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26 | 体验经济视角下湛江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 余丹 | 湛江科技学院 |
27 | 后现代语境下我市青少年价值观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教育途径 | 侯永梅 | 广东医科大学 |
28 | 湛江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 唐晓燕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29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 | 潘美玲 | 岭南师范学院 |
30 |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粤西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初探——以某高职院校为例 | 何丽华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31 | 粤西主要景观设计及人文精神 | 王兆喆 | 湛江科技学院 |
32 | 服务粤西经济建设湛江市非遗文化外译研究 | 陈 松 | 广东海洋大学 |
33 |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 吴海伦 | 广东医科大学 |
34 | 基于文旅融合的湛江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公共文化发展研究 | 李贵成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35 | 具有岭南特色的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研究 | 于婧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36 | 粤西“非遗文化旅游中心城”宣传册设计 | 郑贺心 | 广东海洋大学 |
37 | “互联网+”模式下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探究--以雷剧为例 | 黄伟庆 | 广东海洋大学 |
38 | 湛江高校区域性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高玮 | 广东医科大学 |
39 | 共建人文湾区视域下高雅音乐在粤西地区普及的对策研究 | 赵楠2 | 岭南师范学院 |
40 | 雷州半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 杨青 | 岭南师范学院 |
41 | 校地合作背景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孙志远 | 岭南师范学院 |
42 | 湛江高校双创背景下教育创新体系研究与实践 | 曹晶华 | 岭南师范学院 |
43 | 展示、凝视、记忆:湛江市墩文村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 | 范静 | 湛江科技学院 |
44 | 公务员家庭财产申报问题探讨 | 黄香玉 |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
45 | 湛江城市公园绿地热舒适空间特征研究 | 李小梅 | 湛江科技学院 |
46 | 新媒体语言环境下以MG微系列创作助推湛江党建发展创新体验研究 | 孙丽娜 | 湛江科技学院 |
47 | 湛江高校大学生健康传播认知对健康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 | 许婉华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48 | 智慧校园环境下湛江地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 | 黄小华 | 岭南师范学院 |
49 | 乡村振兴战略下湛江民俗文化传承与发扬路径研究 | 陈宁 | 湛江科技学院 |
50 | 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路径研究 | 林鸿 | 湛江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
51 | 以“立德树人”引领的外语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 | 郭艳英 | 广东医科大学 |
公示期从2021年6月25日起至2021年7月1日止,为期7天,对以上规划项目如有异议,请与市社科联联系。
联系人:陈颖 电话:3180273、15218232608
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 湛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规划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1年6月25日